玉兔回宫辞旧岁,金龙出水迎新春。我校共建孔子学院纷纷举办各类活动欢庆龙年春节的到来,节目形式多样,表演异彩纷呈。

1月20日,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在诗琳通中国语言文化中心门口举行了2012年新春文化节开幕式。皇太后大学副校长Chayaporn女士、皇太后大学中文学院院长Assoc.Prof.Chakrapand Wongburanavart先生及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中泰方院长参与了此次开幕式。孔子学院志愿者、中文系学生为开幕式带来了精彩的节目,皇太后大学副校长Chayaporn女士为开幕式剪彩。此次皇太后大学中国文化节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2012年新春文化节是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第四届新春文化节,吸引了清莱周边十二所中学及两所大学约200名学生前来孔子学院参与此次新春文化节中国传统书画、中文歌唱比赛。
皇太后大学中文系学生为此次文化节开设主题为“中国魅力城市”的文化展览。分别展出中国十五个特色城市的风俗、文化等,包括北京、苏州、丽江等,吸引了清莱及周边学校学生及家长前来参观,热闹纷呈。此次高中大学组的书法比赛题目“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很好地诠释了孔子学院对学生的新年勉励。参加比赛的选手也表现得非常优秀,书法、绘画作品都受到前来参观的游客们的大力赞赏。晚上举行的中文歌唱比决赛座无虚席,观众都沉浸在选手们美妙的歌声中。开幕式一直到晚上九点才结束,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岑容林院长在燃放的绚丽烟花中表达了对此次文化节圆满成功的祝贺以及美好的新年祝愿。
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以一场集音乐、舞蹈及文化为一体的文化盛宴迎来了龙年的春节。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与在卡迪夫留学的中国学生及学者联谊会于威尔士国家博物馆举行。晚会的节目十分精彩:即包括中国传统的舞龙节目,还有来自Lansdowne Primary School及Cardiff Mandarin School的小学生们表演的中国民族舞蹈,同时,还包括魔术以及功夫。此次晚会不仅有浓郁中国风格的节目,同时还有威尔士民族舞蹈及普契尼的《今夜无人入睡》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构成了一场国际文化的盛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一秘乔凤合及英国卡迪夫大学师生员工等观看了此次演出。另外,威尔士首席部长Carwyn Jones先生还特地邀请卡迪夫大学学生前往于施耐德大楼举行的中国迎春联欢会上进行表演并在晚会上表达了对在新一年中英两国在各个方面合作与发展的美好希冀。

1月19日,就在龙年即将到来之际,西巴黎大学孔子学院携手巴黎ESILV Léonard de Vinci工程师大学举办了中国文化开放日活动。在ESILV Léonard de Vinci工程师大学的教学楼大厅内,张贴着对联、高挂着灯笼,洋溢着喜气洋洋的中国年味儿;两侧分设了各种活动项目:茶艺表演与品茗、中国民俗剪纸、中华图书展、中国书法表演、中法学生面对面、中华武术表演、中国电影展、汉语体验课等。
工程师大学校长CATHELIN Tanguy 教授及许多师生都纷纷被活动展示所吸引,并且参与到活动项目中来。此次中国文化开放日活动不仅迎接了龙年的到来,也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孔子学院的好消息,进一步推广了中国语言及文化:活动结束后,工程师大学媒体负责人专门采访了孔子学院法方执行院长韩淑艳女士,了解孔子学院开设的课程和文化活动,为了在工程师大学的媒体上介绍西巴黎大学孔子学院;Pôle Léonard de Vinci (由三所大学组成)国际处处长受大校长委托与西巴黎大学国际关系处中国事务负责人韩女士兼法方执行院长商谈与中国大学建立合作事宜;并且ESILV的语言教学负责人前来与韩院长商定2月6号起在工程师大学为当天报名的24名参加汉语学习的学生开设两个班的汉语课。
1月22日,德国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在特里尔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除夕联欢晚会。特里尔大学的中德学生和市民欢聚一堂,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开场的卡拉OK活动是深受中德学生喜爱的娱乐形式。中德学生争先恐后地演唱了《勇气》、《童话》等脍炙人口的中国歌曲。接着,根据中国传统习俗,一顿可口的中国年夜饭是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节目,之后,汉学系的德国学生Andy用德语向大家介绍了春节的来历以及中国人庆祝春节的一些习俗,拉开了除夕晚会的序幕。歌曲联唱、诗朗诵、猜词游戏、抽奖等节目精彩纷呈。在德方院长梁镛教授和中方院长郭永穗教授的带领下,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全体工作人员用一首小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表达了孔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心声。演唱结束后,他们打出了“让世界充满爱”的标语,将晚会推向高潮。龙年除夕联欢晚会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结束了。它就像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让所有人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异国他乡玉龙舞,中外一堂年华度”是对波兰弗洛兹瓦夫大学孔子学院迎新春招待会的生动写照。1月22日,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地点举办了两场迎新春招待会。
第一场招待会参与来宾包括弗罗茨瓦夫大学校长Marek Bojarski 教授及社会各界人士100余人。会场位于弗罗茨瓦夫大学历史系礼堂,经过一番精心布置,礼堂呈现出了一派浓浓的中国节日气氛:高挂的大红灯笼,彩绣大红狮子,多彩的脸谱装饰,循环放映的中国自然风光照逐一烘托出了新春的氛围。
第二场招待会位于孔子学院里。龙年除夕之夜,平时安静有序的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里欢声鼎沸,人群如堵,波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西班牙人,乌克兰人等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与中国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龙年的到来。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则借助“中国新年美食文化节”为平台迎接新年的到来。1月28日上午10点,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第30届“中国新年美食文化节”在该市“亚太专题历史街区”的华人中心隆重举办,在两天的庆典活动中,来自本市的参观者和外地游客超过5万人次。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管理院长刘丽容教授参与这次新年庆典的策划与筹备,并亲自上台主持部分节目,介绍孔子学院的办学情况。中方院长卢伟教授也与观众见面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愿,表示孔子学院乐意为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推介提供服务。孔子学院为观众准备了精彩的太极拳、歌舞、书法、生肖绘制、取中文名、印章篆刻等现场活动。孔子学院充分利用中国新年的“天时”和圣地亚哥为著名旅游城市的“地利”, 达到促进中美人民和谐相处的“人和”目的。语言和文化是沟通世界各国人民的桥梁,宣传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推介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促进文化交流,在同一个地球上建设和谐世界的目的,这正是《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的内涵之所在。
作为孔子学院大家庭的一名新成员,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于2月2日举办了其创建后的第一次大型文化活动:2012春节文艺晚会。此次文艺晚会在富有历史底蕴的英格兰南部城市温彻斯特皇家大剧院举行。南安普顿市长Councillor Terry Matthews携夫人、南安普顿大学校长夫人Sarah Nutbeam、副校长Mark Spearing教授携夫人、温彻斯特市议会领导人George Beckett以及当地四百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公参田小刚先生与教育处二等秘书朱莉专程从伦敦赶到,参加此次晚会。
晚会在《欢天喜地中国年》的喜庆歌舞中开场。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陆懋祖教授首先致辞,热情欢迎贵宾的到来,并感谢社会各界对南安普顿孔子学院的支持。田小刚公参也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强调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鼓励中英学子更广泛的交流。
此次文艺演出是由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和温彻斯特艺术学院联合组织的,并得到了中国渭南师范学院的大力支持,派来了由22人组成的学生演出团,为英国观众献上了一台别开生面的节目。其中不仅有传统的中国歌舞,也有经典的西洋歌剧;既有中国民谣也有外文歌曲;此外还有民乐演奏、书法表演等。整台晚会以中国文化为主线,精彩纷呈,赢得了满场喝彩。演出持续近两个小时,最后在祥和的《友谊地久天长》的歌舞中落下帷幕。
2011年10月,“孔子学院”写进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办一所,就办好一所"的办学宗旨。自2006年至今,我校已有14所孔子学院在五大洲推广中国文化:我校先后与泰国皇太后大学、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法国西巴黎南戴尔拉德芳斯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马耳他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及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共建的孔子学院已经在海外开拓建立了33所孔子课堂。2011年,我校共建孔子学院及其所属孔子课堂注册学生总数达10881人,比2010年度增长了15.05%;开办各类汉语教学班近600班次,参加汉语水平相关考试人数多达800余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400场,参加人数达90000多人;参与本土汉语教师及教材培训人数达600余人,现有工作人员180余人;中方投入资金近150万美元,外方投入资金近176万美元;已运行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教学及办公总面积达到26000平方米以上。2011年,厦门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正式成立;厦门大学派出7名教师及30名志愿者,分赴五大洲教授汉语。
(国际处/孔子学院办公室 林琳整理 各共建孔子学院供稿供图)